(文化和旅游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李金早(左二),河南省政協主席劉偉(左三),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執行主任祝善忠(左一),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馬懿共同啟動開幕)
吹糖人、猴加官、夢祥銀飾鍛制技藝、梅花篆、泥塑、剪紙等六項承載著數千年中原文化的非遺項目在展會現場一一亮相,為全世界的外國友人展現了河南文化的厚重與燦爛。
夢祥銀飾鍛制技藝非遺傳承人李杰石現場向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展示技藝,引起眾人圍觀,尼泊爾、克羅地亞、墨西哥、韓國、德國美國、俄羅斯等地與會代表,紛紛上前咨詢,并于李杰石合影。
鏨刻技藝的核心是“鏨活”,夢祥產品是將圖片和技藝相結合,使用的各式各樣的成套鏨子,首先將圖案紋飾摹繪:摹繪圖案經常是直接用毛筆或鉛筆畫上去,工作進行較慢,再將圖案鏨刻出來,立體凸顯出來。
此種工藝以其操作過程復雜,技術難度大,要求操作者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既要有繪畫、雕塑的基礎,又要掌握鉗工、鍛工、鑄造、焊接等多種技術,對傳統文化還要有一定的理解和鑒賞能力,而且非經長期刻苦的學習和鉆研而不能很好地掌握,故從學此藝者不多。歷史上鏨刻工藝的傳承,多是在小手工做坊中以師傅帶徒弟、口傳心授、手把手教的形式出現,從未見有此種工藝的系統教材和專著,又沒有統一的組織管理和有計劃的人才培養,因而很難形成一支穩定的專業隊伍,其興衰也很容易受社會變遷的影響,加之有些匠師欲傳無人,或是思想保守不愿傳人等緣故,至今能夠全面而熟練掌握這門技藝的人日漸減少。
1992年,當李杰石創建了夢祥銀這個品牌。他動員全家齊上陣,手把手教他們怎么錘,怎么刻,怎么成型,怎么磨光。從師傅那里學來的圖案有限,李杰石按照自己的想法,在一張張白紙上畫下一個個草圖,從模仿到創新,從未學過繪畫的他,竟然創作出上千個與眾不同的新款式,至今有些還是市場上消費者熱衷的產品,并成為多家同行競相效仿的經典作品。
匠心傳承文化,精品創新時尚。傳統銀飾鍛制技藝集合了繪畫、雕塑、鉗工、鍛工、鑄造、焊接等多種技術,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和經濟價值。以夢祥銀為代表的鄭州白銀文化品牌,在傳承人李杰石的帶領下正在為實現“中國純銀制品享譽世界”的目標而孜孜以求。
據鳳凰網3月10日報道,外媒援引韓聯社報道,朝鮮周四向東部海域試射了兩枚短程彈道導彈,射程約500公里。這兩枚導彈是從朝鮮北部的元山